【参考咨询】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 ■甘肃省临夏中学 梁茸茸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 ■甘肃省临夏中学 梁茸茸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

 

■甘肃省临夏中学    梁茸茸

 

【摘 要】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概念课对科学性的体现比较注重,更关注学生浅表状 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概念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学习氛围单调的情况 下,难以对概念性内容产生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而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同时,也能形成相 应的批判性思想,对概念性知识形成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2-0079-0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ncept Cours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Linxia Middle School,Gansu Province, China) LIANG Rongrong

 

【Abstract】In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math teaching mode, teaching of teachers' concept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scien- tific comparison pay attentio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state of superficia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concept clas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s hard to get into full play, in the case of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is mo-

notonous,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clearer understanding to the conceptual content and depth  learning refers to the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form the corresponding critical thinking, the conceptual knowledge to form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Keywords】Deep learn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ncept class teaching

 

 


在教学改革实施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将重

点放在了深度学习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主 体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在数学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对同种问题 进行了多次讲解,学生即使在当时明白了问题,但是 在自主学习时常常会无从下手。尤其是在问题出现 一定改变之后,更是茫然无措。出现这种问题的主 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没有进行认真思考,思 考停留在浅表状态,缺乏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 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一、深度学习和概念主要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在 1976 年提出,和浅层学 习之间对应。深度学习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能够 进行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批判学习以及创新学习, 属于一种意义明显且高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 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 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需教师进行深度教 学作为支撑。但是深度教学和对教学内容广度、深


度的追求有所不同,内容广度、深度的追求是指学生

在学习时情感以及思维方面的深度发展,进而逐渐 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重要品格。

概念主要是指在认识事物时,在形成感性认识 的前提下,将同类事物当中的共同本质以及特点抽 象出来,然后对其进行概括,逐渐形成对事物比较理 性的认识,概念实际上属于理性思维的形式。数学 概念主要是指大脑当中对数学中的空间形式与数量 关系的特征形成的反应形式,属于数学思维。

二、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

(一)构建有效教学情境 在进行概念课教学时,比较重要的步骤便是建

立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情绪以及思维习惯之间的 联系,因此在教学中需构建有效教学情境,将学生引 入到情境中。把生活经验作为导入课程内容的切入 点,使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相符。充满 趣味性的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 热情。以集合知识为例,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和集合


 

 


TIANJIN EDUCATION


 79                


本期策划 专题

 

 

 

 

 


相关的内容,如有两对父子和餐厅当中用餐,服务生

拿了三套餐具。在一生活内容便运用了集合的思 想,两对父子中有一个人重复,因此餐具只需要三 套。这种构建情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建 立知识与情境之间的联系,利用情境强化对知识的 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在情境引导下,对概念课进 行深度学习,有利于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由于高中教学比较紧张,部分教师有时会为了

赶进度,尽快结束对某部分知识的讲解。但是对于 数学知识来讲,很多内容往往都比较复杂,学生在理 解和学习时的难度都比较大。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 度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创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思 考时获得思维的载体,将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单。 在设计问题时,需建立在尊重学生整体认知规律的 基础上。在讲授集合中的并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 使学生对定义内容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向 学生提出,为什么在计算搭建部分图形的面积时,都 需将其计算出来?在教师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对 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且进行深入思考。在此 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 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之间针对并集 特点进行探讨,在探索之后总结出相应的特点和特 征。通过这种问题设置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学生的 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更具方向性,进而 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延伸 概念属于对事物中蕴含本质的反映,概念内涵

主要是指对象本质属性以及特征,外延主要是指概 念的具体范围。在进行概念性内容学习时,只有对 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掌握,才能对其内涵和外延有更 清晰、深入的认识,强化对概念的掌握,并且将概念 灵活地运用在解题中。如在讲授空集这部分知识 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去超市购物问题为学生讲 授,然后将空集的知识切入,走在超市里面(集合 S), 提供一个袋子(集合 i),里面只能装超市里的水果, 再提供一个袋子(集合 j),里面只能装超市里的矿泉 水,那么这个时候再提供一个袋子(集合 k),然后找 出 i 和 j 共有的东西放在里面,因为没法按照要求放 指定的东西,所以集合 K 是空。这种对内涵和外延 进行延伸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和理解,也能使学生认识到相关知识能够运用在生

活中的哪些问题中。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 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四)注重概念在引入时的多样性 兴趣能够发挥对学生学习的驱动作用,因此教

师在引入概念性内容时,应注重趣味性的体现。在 此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其中,体现出现 代化教学的优势,将概念性内容转变为直观的方式呈 现。在此过程中学生注意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集中,思 维也会更加活跃,同时对学习内容也会产生更强烈的 兴趣,将原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接受知 识的状态。这种方式的运用,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 性内容的理解。除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教师也 可以将名人故事、文化知识运用在概念性知识讲授 中,使学生对概念性知识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为了使深度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在结束学习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种 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概念性认识,也能 实现对教师实际教学效果的检验。在总结与反思 时,可以运用自由发言的形式,在学生发言之后,教 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将课堂中的知识框架提炼 出来,学生在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时,教师需给予学 生充分关注,查看学生对集合概念内容是否有理解 上的失误,并且指出学生在总结时的注意事项。总 结与反思的运用,能够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创造良 好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明显的效果。

三、结语


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锡荣 . 为理解设计教学让课堂本真高效 ——以 “棱柱、棱锥和棱台”一课的设计为例[J]. 中学数学月 刊,2019(11).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