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作业高效性刍议
李伊霏1,2 郭志永1,2*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开封 475004
摘
要: 地理作业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验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 的地理作业可去除高耗低效的负面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 和重庆 172 名高中文科生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地理作业存在目标和形式单一、分层不够、评价单调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作业目 标的多元化、丰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作业内容的层次化、加强作业评价的科学化等具有可行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作业; 地理课堂
1 概述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
化为技能技巧。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高效的作业是帮助学生
学好地理至关重要 的 环 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
且可以根据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因 此 如 何高效的发挥地理作业的功效,确保所布置的作业为课堂教育 教学活动的目标服 务,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 当 今 时 代
高中地理教师所面临的急迫问题。
地理作业作为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直被国内
外学者所关 注。2009 年 美 国 学 者 乔. 宋 ( Jo. Injeong) 和 贝 德 纳
茨.莎拉·威瑟姆( Bednarz.Sarah Witham) 提出地理作业的设计
主要为低水平的概 念 类 作 业,而关于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空 间
思维能力等高层次的作业设计并不多见[1]。2010 年白絮飞 提
出地理作业形式应多样。2019 年王琰提出地理作业的设计应
坚持文本、形式、内容、评价这四大创新[2]。总的来看,国外 有
关地理作业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数据量化和实证为主,而国内对
于地理作业的研究多为一线教师个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数
据技术支撑以及相关理论支撑有待提高。本论文抓住高效地
理作业缺少数据支撑这一空缺领域,设计问卷进行了精细化的
深入研究,目的是了解目前地理作业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从
而为更高效的设计高中地理作业提供参考。
2 传统高中地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目标和形式单一
据调查,关于地理教师布置作业的目标仅是为了提高学科
成绩这 个 问 题,赞 同 的 同 学 占 74. 41%,不赞同的同学仅占
25. 59%,这说明教师布置作业的目标单一见 下 表。大 多 地 理
作业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布置作业的目标仅在于提高学
科成绩,为应试教 育 而 服 务。就作业形式方面,认 为 教 师 布 置
的地理作业主要为 纸 笔 训 练 的 学 生 占 88. 96%,由 此 可 看 出 传
统地理作业内容陈旧,主要为纸笔训练,以背诵、抄写、练 习 为
主,多为基础题型,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的练习上,形式主要以
课后习题、教材辅导资料和各种卷子为主,习题的创新性不够,
趣味性较低,实践作业较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服
务,尤其是高三,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大量的模拟卷,作业任务
繁重,学习形式单一而又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 的 激 发。
同时据研究,47.67%的学生很喜欢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合作性
的地理作业,43.02%的学生有 点 喜 欢,说明此类作业很受学生
喜欢,但此类作业教师布置的较少,使学生思维僵化,学习积极
性减弱。因此,丰富地理作业形式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问题
|
选项
|
比率( %)
|
你认为 地理教师布置作业 的目标 仅是为了提高学科 成绩吗?
|
非常赞同 比较赞同 不赞同 非常不赞同
|
22.67
51.74
19.19
6.4
|
|
|
学生对地理作业目标的认知表
2.2 作业缺少分层
据统计,有 31.98% 的学生认为地理教师几乎没有布置过
分层作业,24.42% 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 布 置,25% 的 学 生 认 为 偶尔布置。由此可看出,当今教师布置作业多为整齐划一的统 一作业,作业缺少 分 层。同 时,有 72. 1% 的学生赞同教师布置 分层作业,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分层作业感兴趣,赞 同 实 施 分 层 作业。教师若全盘统一的布置没有分层的作业,则忽视了学生 学习程度、综合能力的不同。学困生面对自我感觉较难的作业 容易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优秀生若重复做大量简单基础的 试题可能会傲气十 足,并且不能做到查漏补缺,从 而 达 不 到 应 有的教学效果。
2.3 作业评价单调
据调查,有 55.81% 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有
一点单调,13.37%的学生认为作业评价非常单调,由 此 可 看 出
地理作业仍存在评价单调的问题见下图。大多数传统作业的
评价都是对号或者错号,或是简单的优、良、差等简单的 评 语,
导致学生在解题中仅重视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解
题步骤及解题方法优缺点的分析,缺少了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
通。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应注重作业评语的合理使用,评语评
地理作业评价的单调度图
3 实现高中地理作业高效性的策略
3.1 促进作业目标的多元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高中地理作 业 目 标 单 一,轻情感轻育人 重 成 绩,这 违
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
应树立正确的作业目标观,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地确立作业
目标,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使地 理 这
门学科更好地与生活结合,更优地为生活服务。例如教师在讲
授完“农业的区位因素”这一章节后,可设计作业“让学生分析
河南省为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以及农作物类型多样的原因,
根据原因撰写一篇言简意赅的演讲稿,在下节课上课前教师留
出五分钟时间随机挑出一位同学进行朗诵”通过此类贴近学生
生活的作业,不仅可以达到巩固知识这一基础目标,而 且 可 以
实现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提高爱乡情怀等多元 化目标效果。
3.2 丰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完善作业类型
布置书面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小论文、编顺口溜、
做知识理解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同时,综合实践
型、分析应用型和展示型作业也非常重要,其主要功能为提升
学生的动手能力、展 示 能 力、实 验 能 力[3]。教师可适当地布置

51
此类作业,例如社会调查、实验观察、社会调查实践等。引导学 生分析问题,运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全面解决问题[4]。例如教 师在讲完“晨昏线”这一课时后,可给学生布置“每四位同学为 一组,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观察昼夜交替现象,其 中 两 位 同 学 负责操作地球 仪 和 手 电 筒,另外两位同学负责讲解知识点原 理,教师在下一节上课前留出五分钟时间随机挑出来一组学生 进行课堂展示。”通过此类作业,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直 观的体验,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语 言 表 达 能 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地理作业高效率。
3.3 提高作业内容的层次化,有差异的设计作业
“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要立足于学生的独特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符合其认知特点和需求的有差异 的作业。例如在设计地理作业时,可先对本班的学生 进 行 分
层,A、B、C 层分别为地理成绩较差、中等、较好的学生。然后将 作业分为两种题型,必做题为基础巩固型作业,选 做 题 为 能 力 提升型和创新拔高型作业。基础巩固型作业的难度较低,适用 于每一个层次的学 生,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题型; 能 力 提 升
型作业是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拓展延 伸,作业的难度较高,为 A 层学生的选做题,B 层和 C 层学生的 必做题,可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获得攻破难题的愉悦感; 创新 拔高型作业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难度极高,为 A 层和 B 层学 生的选做题,C 层学 生 的 必 做 题,此类题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 创新思维,打破惯常思维的能力。由于提高了作业内容的层次 化,因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的权 利,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3.4 加强作业评价的科学化,认真编写评语
当今地理学科关注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将
作业评价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对错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教师应时刻本着传道敬业解惑的职业角色以及对学生负责的 精神,认真对待作 业 评 价。编写评语时要有针对性,秉 承 实 事
求是的原则,内容 要 简 洁 明 了。应注意对学生答题优 缺 点、是
否融入创新思维、卷面字迹是否干净整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否饱满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多使用鼓励性词语、启 发 式 语言。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不能有骄傲自 大的心理,对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可面对面对其进行解题方法
与思路的指导,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燃起其对学习的兴趣 与信心。
4 结语
地理作业是巩固 知 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 培 养 学 生
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 是 教 学 的 重
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 充[5]。布置地理作业很简单,
但布置出真正高效的地理作业却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推敲与 设计,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有精心构思的作业,才能实现
地理作业的高效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 Injeong&Bednarz. Sarah Witham. Evaluating Geography
Textbook Questions from a Spetial Perspective: Using Concepts of Space,Tools of Representation,and Cognitive Processes to Evaluate Spatiality[J].Journal of Geography,2009,108( 1)
: 4-13.
[2]王 琰. 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作 业 创 新 设 计
[J].地理教育,2019( 02) .
[3]卢 卫 忠. 地理假期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与 实 践 策 略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11) : 4-9.
[4]唐旭.高中地理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策略探讨: 以《课 后
反思》为案例[J].教育科学( 引文版) ,2016( 7) : 259.
[5]郑学生.如何设计有效地地理作业[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3) .
项目: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与高等教育教学
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李伊霏( 1997—) ,女,汉族,河南禹州人,河南大
学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 郭志永,男,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上接第 45 页) 看学生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还要结合设计性 实验的各环节综合进行成绩评定,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 验 操 作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实验结果的总结归纳等,因此对 学生的评价要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整体水平,重视学生能力的 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宗旨。我们将遵循以学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设计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综合设 计性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 究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存海,张勇,孙江,等.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
思考[J].中国技术装备,2013( 09) : 132-133.
( 上接第 47 页) 国主义情怀。然而情感育人是手段并非目的,
在“感性爱国”与“理 性 保 护 ”的转化中个人意志起到关键作 用,在此过程中要连续面对价值选择。如何持续稳定的保持爱
国之心、实现感性爱国到理性保护的飞跃? 笔者认为增强自身
海洋权益保护的情感且将其转化为理性保护甚至行动需要一 系列独具匠心的强化活动,例如教师设置海洋权益保护主题活
动课、对于领海、内水等抽象概念采用 AR 技术辅助讲解。通过 教师教学活动的精 心 设 计、教学方法的推敲,学生能够通过持 续的强化实现感性爱国到海洋权益理性保护的飞跃。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自上而下、从宏观至微观研究海洋权益知识纳入高中 地理必修课程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 大至国
家方向,小至个人行动进行了全方位的价值阐述; 然 而 尚 且 存 在研究不足之处,社会价值探讨尚有不足。在 应 对 建 议 中,笔 者侧重于教师方面 的 建 议,然而在学生方面、社会方面尚有不 足之处,由衷地希望后续的学者能够多加关注此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 研 究 课 题 组. 中 国 学 生 发 展 核 心 素 养[J]. 中 国教育学刊,2016( 10) : 1-3.
[2]任建东,张永超.文化自信的关键是价值自信[J]. 伦理 学研究,2018( 05) : 50-55.
[3]胡忠英. 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 重要时间 节 点 为 视 角[J / OL]. 中 国 青 年 社 会 科 学,2020 ( 2) :
48-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王建芹.“资 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课 程理解与教学建
议———以“石油与国家安全”一节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
( 22) : 61-65.
[6]耿文强.论高中地理新课程海洋意 识 教 育 的 缺 位[J].
教学与管理,2010( 10) : 65-66.
[7]刘邦华.试论海洋强国战略语境中的大学生海洋教育
[J].求实,2013( S1) : 2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