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馆舍与 装备 (30分)
|
1.1馆舍建设 (20分)
|
1.1.1馆舍选址(2分)
|
2
|
|
馆舍专用,环境安静、光照充分、干燥通风,便于文献资源收藏、管理和读者利用
|
*馆舍专用,得1分
|
|
位置便于读者出入、通风光照较好,得1分
|
|
1.1.2馆舍面积(3分)
|
3
|
|
馆舍面积达到《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DG/TJ08)要求
|
总面积达到标准要求,得3分;面积达到标准要求80%,得2分;面积达到标准要求60-80%,得1分;面积低于标准要求60%,不得分
|
|
1.1.3基础功能区域(3分)
|
3
|
|
文献采编、加工、收藏、陈列、检索、流通、阅览、宣传、展示等功能区域设置合理;
|
*图书馆馆藏、流通、阅览(含电子阅览)、检索、宣传等基本功能区域,得2分
|
|
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实施全开架管理方式,得1分
|
|
1.1.4拓展功能区域(6分)
|
|
6
|
为读者创设研修、交流、活动等区域;因地制宜在教室、走廊等安全、合适的区域和场所设立纸质书报刊全开架流通点
|
有读者研修功能区域,得1分
|
|
有读者活动功能区域,得1分
|
|
有展示功能区域,得1分
|
|
有影音欣赏功能区域,得1分
|
|
图书馆外合适区域设置书刊流通点,得1分
|
|
图书馆有无障碍设施,得1分
|
|
1.1.5阅览座位(2分)
|
2
|
|
阅览座位达到《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DG/TJ08)要求
|
*学生阅览座位能保证一个班开阅读课,得1分
|
|
学生阅览座位达到规定要求,得1分
|
|
1.1.6文化氛围(4分)
|
|
4
|
馆内外装饰布置美观、和谐,文化氛围浓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
图书馆环境布置美观、和谐,得1分
|
|
图书馆环境富有文化氛围与学校文化相适宜,得2分
|
|
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育人环境,得1分
|
|
1.2设施设备 (10分)
|
1.2.1基础设施(3分)
|
3
|
|
照明、强电、弱电、通风、采光、温度调节和安全等设施符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要求
|
图书馆照明符合要求,得1分
|
|
强电、弱电、通风、采光、温度调节温控设施符合要求,得1分
|
|
有防火、防潮、防虫和防鼠等文献保护设施设备,得1分
|
|
1.2.2基本设备(3分)
|
3
|
|
书报刊陈列橱、柜、架,阅览桌椅、办公桌椅、借阅台、装订等设备能满足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及环保要求
|
书架、书柜、书橱、报刊架、阅览桌椅等书报刊储藏阅览设备齐全,家具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得1分
|
|
具备办公桌椅、借阅台、装订等图书加工、流通设备,得1分
|
|
具备展示板、展示台、休闲家具、视听桌椅等拓展服务相关设备,得1分
|
|
1.2.3信息化设施设备(4分)
|
4
|
|
室内无线网络覆盖,能满足各种数字终端接入,保证并发访问速度;配备管理用计算机、服务器、读卡器、条码阅读器、图书采集器、数字阅览终端、多媒体等设备,能够满足图书馆资源管理和利用要求
|
*图书馆无线网络全覆盖,得1分
|
|
具备管理用计算机、服务器、读卡器、条码阅读器信息化管理设备,得1分
|
|
具备学生数字阅览设备,得1分
|
|
具备多媒体、信息搜索等读者服务设备,得1分
|
|
2文献资源 (25分)
|
2.1纸质资源(8分)
|
2.1.1馆藏数量(3分)
|
3
|
|
生均纸质图书和馆藏纸质报刊等配置达到《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的有关要求生均册数:45/完中;50/高中;40/初中;30/小学。报刊种类:180/完中;200/高中;160/初中;100/小学
|
*生均纸质图书达到规定要求,得1.5 分;
|
|
图书馆年生均新增纸质图书不少于1册,得0.5分
|
|
订阅报刊种数达到规定要求,得0.5分
|
|
订阅报刊以学生报刊、纸质报刊为主,得0.5分
|
|
2.1.2馆藏质量(3分)
|
3
|
|
馆藏文献质量有保证,结构合理,注重按学校办学特色配置,复本量合适
|
馆藏文献资源中不存在“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标准”中规定的非法、不适宜和无保存价值的图书,得1分
|
|
藏书的学科、载体、语种、时间结构合理,得1分
|
|
藏书内容能体现学校特色,得0.5 分
|
|
平均复本量(馆藏纸质图书总册数/总种数)中学馆低于3册、小学馆低于5册,得0.5分
|
|
2.1.3文献采购(2分)
|
2
|
|
采购流程规范,符合国家有关出版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规定;优先采购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公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
*文献采购有计划和规范流程,并符合国家出版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规定,得1分
|
|
采购文献能征询师生建议,优先采购教育部、市教委推荐书目,得0.5分
|
|
注重经典读物、科学普及、教育教学理论、学校文化与特色等文献的采购,得0.5分
|
|
2.2数字资源 (5分)
|
2.2.1数字资源组织(3分)
|
|
3
|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资源;提供免费公共或区域共享数字资源的推广与服务(链接与导航)
|
图书馆建设有学校特色数字资源(指学校拥有的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数字音视频、校本数字文献等),得1分
|
|
提供公共或区域共享资源链接或检索的导航,得1分
|
|
提供方式便于资源利用,得1分
|
|
2.2.2图书馆网页(2分)
|
2
|
|
设立图书馆网页,提供图书馆信息发布、书目和借阅状况查询、参考咨询等服务
|
建有图书馆网页,得1分
|
|
图书馆网页提供信息发布、书目和借阅状况查询、参考咨询、网页检索导航等服务,得1分
|
|
2.3校本文献 (2分)
|
2.3.1校本文献建设(2分)
|
|
2
|
收集、整理、开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各类形式、内容和载体的校本资源,为读者提供利用服务
|
图书馆收藏本校的校本课程资料、教师教科研成果、课件等,得1分
|
|
收藏本校学生学习成果等,得1分
|
|
2.4文献管理 (10分)
|
2.4.1资源组织(4分)
|
4
|
|
及时验收、登记新到馆图书;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著录总则》等国家有关标准对各类文献进行分类、著录和加工;上架及时,排架规范
|
*文献入馆及时进行验收与登记,得1分
|
|
依据有关标准和规范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类、著录,得1分
|
|
图书、报刊及时上架且排架有序,得1分
|
|
图书馆架位标识明晰,得1分
|
|
2.4.2信息化管理(2分)
|
2
|
|
文献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定期开展馆藏文献资源状况和师生利用状况分析
|
*对文献实行计算机管理,得1分
|
|
对读者借阅情况有数据统计,得1分
|
|
2.4.3文献保护(2分)
|
2
|
|
保洁、修补、修复、复制、备份等工作及时;采用适当技术和措施,做好文献资料的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虫
|
有数据备份制度并及时对文献资源数据等进行备份,得1分
|
|
对文献采取了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虫、修复等工作,得1分
|
|
2.4.4文献剔旧(2分)
|
2
|
|
除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纸质报纸和期刊馆藏期限一般为2年,纸质图书年剔旧不低于总量的2%
|
根据文献剔旧原则定期进行书刊剔旧工作,做到账、册相符,得1分
|
|
有规范的剔旧程序及完整的剔旧文档,得1分
|
|
3服务与利用
(35分)
|
3.1读者服务 (10分)
|
3.1.1读者开放(3分)
|
3
|
|
每周实际开放时间不低于40小时,课间、午休和下午课后等时间为所有师生提供外借和利用服务;寒暑假以及寄宿制学校图书馆晚间安排一定时间为师生提供借阅利用服务,向师生发放图书馆借阅证
|
*图书馆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得1.5分
|
|
寒暑假(寄宿制学校晚间)为师生开放一定时间,得0.5分
|
|
师生借阅证发放率100%,得1分
|
|
3.1.2宣传推荐(2分)
|
2
|
|
及时向师生介绍新近添置的文献资源;定期择优推荐有关书刊、文章、篇目
;编制或参与编制学生的基本阅读书目和学科参考书目
|
编制新进文献书目通报每学期达到2次或以上,得0.5分
|
|
择优推荐有关文献、书刊、文章、篇目等分别达到每学期2次或以上,得0.5分
|
|
编制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得0.5分
|
|
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新媒体等提供宣传推荐服务,得0.5分
|
|
3.1.3服务学生学习(2分)
|
2
|
|
为学生编制和提供索引、目录、推荐导读等多种形式的二次文献服务,对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咨询和指导
|
每学期编制专题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2期或以上,得0.5分
|
|
二次文献条目著录完整、出处详尽、组织有序,得0.5分
|
|
对学生提供资源利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得1分
|
|
3.1.4服务教师教研(3分)
|
3
|
|
为教师整合与提供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活动相应的文献支持;营造与提供教科研活动的环境;编制与提供与需求相适应的参考书目信息、与教育资源等相应的文献信息服务
|
为教师提供专题教育资源服务,得1分
|
|
为教师教研活动、学生主题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支持,得1分
|
|
为教师提供参考书目信息,得0.5分
|
|
提供的书目信息著录完整、出处详尽、组织有序,得0.5分
|
|
3.2资源利用 (7分)
|
3.2.1纸质文献利用(3分)
|
3
|
|
图书馆纸质文献年生均借阅量(册/件)
|
年生均借阅量(册/件)10册以上,得3 分;6册-10册,得2 分;5册及以下,得1分
|
|
3.2.2数字资源利用(2分)
|
|
2
|
图书馆数字资源(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年人均访问、下载次数
|
图书馆数字资源年访问次数和下载次数人均5次或以上,得2分;低于人均5次,得1分;没有提供利用,不得分
|
|
3.2.3服务总量(2分)
|
2
|
|
年到馆服务总人次(年借阅文献、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总人次)、年读者到馆率(年到馆读者人数与校师生总人数之比)
|
读者年到馆人均次数15次或以上,得1分;10-14次,得0.5分;低于10次,不得分
|
|
年读者到馆率80%以上,得1分;70-80%,得0.5分;低于70%,不得分
|
|
3.3图书馆教育(4)
|
3.3.1文献利用教育(2分)
|
2
|
|
对新入校的学生开设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图书馆的辅导,信息素养类活动;各项活动均应有内容、计划、教案或课件等。
|
*图书馆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得1分
|
|
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得1分
|
|
3.3.2阅读辅导(2分)
|
|
2
|
组织开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辅导
|
图书馆为学生组织(包含读书内容和读书方法指导)阅读辅导或专题讲座,得2分
|
|
3.4阅读推广(11分)
|
3.4.1阅读指导机构(1分)
|
1
|
|
学校设立由一名校领导牵头、图书馆馆长负责日常工作的阅读指导机构,组织指导阅读活动实施
|
学校成立校领导牵头的阅读指导机构,图书馆馆长负责阅读指导机构日常工作,得0.5分
|
|
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学校阅读计划,组织阅读活动实施,反映读者意见和要求,向学校提供改进阅读活动的建议,得0.5分
|
|
3.4.2学校阅读活动(3分)
|
3
|
|
图书馆举办和参与多种形式的讲座、演讲、读书会、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学校、年级、班级等层面);
|
图书馆年开展或参与各种校级阅读推广活动大于5次,得3分;3-5次,得2分,1-2次,得1分
|
|
|
3.4阅读推广(11分)
|
3.4.3市区阅读活动(3分)
|
|
3
|
图书馆组织学生参与市、区阅读推广活动,取得阅读推广活动成果奖励
|
图书馆组织学生参与市、区阅读推广活动,得1分,年参加各类市、区级阅读活动生均2次以上得1分,取得阅读推广活动市级奖励,得1分
|
|
3.4.4开设阅读课(2分)
|
|
2
|
按照课程实施要求,开设或配合开设学生阅读课;利用班会、午会开展学生阅读
|
在图书馆开设阅读课程,得1分
|
|
小学阅读课进入课表得1分,中学利用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开设相关阅读课程内容得1分
|
|
3.4.5 社团活动(2分)
|
|
2
|
学校相关社团、读书小组开展情况
|
图书馆设立有关阅读的社团或读书小组,年开展活动8次或以上,得2分;4-7次,得1分
|
|
3.5对外协作(3分)
|
3.5.1馆际协作(2分)
|
|
2
|
开展馆际协作交流或文献资源共享
|
开展校际图书馆协作交流或文献资源共享,得1分
|
|
与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开展协作交流或文献资源共享,得1分
|
|
3.5.2社区服务(1分)
|
|
1
|
为学生家长或社区提供文献资源借阅和相关服务
|
图书馆为学生家长或社区提供文献资源借阅和相关服务,得1分
|
|
4管理与 保障 (20分)
|
4.1队伍建设(10分)
|
4.1.1人员配置(3分)
|
3
|
|
根据学校类别、规模配置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配置满足文献管理和服务师生的需求
|
图书馆有专职管理人员得1分;图书馆管理人员达到应配人数的得3分
|
|
4.1.2人员资质(2分)
|
2
|
|
中学馆长具备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小学馆长具备初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
*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规定文化程度,得1分
|
|
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得1分
|
|
4.1.3专业发展(4分)
|
4
|
|
图书馆各岗位职责明晰,业务学习、进修培训、年度或学期工作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和提升机制等完善;在全国、市、区交流或获奖
|
设立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岗位职责明晰,得0.5分
|
|
图书馆管理人员职称评聘纳入学校正常运作,得1分
|
|
图书馆管理人员定期接受专业继续教育或培训,得0.5 分
|
|
图书馆管理人员参加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或有图书馆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奖,得1分
|
|
图书馆管理人员获市、区级相关活动奖励或在单位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得1分
|
|
4.1.4志愿者队伍(1分)
|
|
1
|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志愿者队伍,招募、培训、工作等机制完善;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
|
学校成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并且开展活动,得0.5分
|
|
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得0.5分
|
|
4.2经费保障(4分)
|
4.2.1文献购置(2分)
|
2
|
|
有年度馆藏分析和采购计划,师生购置纸质图书、数字文献经费有保障
|
*文献购置经费有保障,得2分
|
|
4.2.2日常运行(2分)
|
2
|
|
用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发展、阅读活动、设备购置、业务消耗品及图书馆日常维护经费有保障
|
学校经费预算中有图书馆日常运行经费预算,得1分
|
|
预算执行到位,得1分
|
|
4.3制度管理(6分)
|
4.3.1管理机制(3分)
|
3
|
|
设立图书馆馆长,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在学校的岗位、职务和报酬等的定级不低于教研组长的水准;建立学校图书遴选机制
|
*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得1分
|
|
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听取馆长意见,得1分
|
|
图书馆馆长的待遇不低于教研组长,得1分
|
|
4.3.2规章制度(2分)
|
2
|
|
保证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人员管理、岗位职责、经费使用、设备使用和维护、档案及安全保卫、环境管理等管理制度健全;文献采访、编目、流通、读者工作、信息化建设等业务规章制度齐备
|
图书馆管理制度健全,得1分
|
|
管理制度有效执行,得1分
|
|
4.3.3规划、计划与总结(1分)
|
1
|
|
图书馆有总体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
图书馆有发展规划或学校发展规划中有图书馆发展方面的内容,得0.5分
|
|
图书馆有年度工作计划、业务统计、年度总结,得0.5分
|
|
5特色与 创新 (10分)
|
5.1馆舍与装备
|
|
2
|
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在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管理和应用以及促进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等方面做出富有成效和具有引领示范价值的创新举措
|
|
|
5.2文献资源
|
|
2
|
|
|
5.3服务与利用
|
|
4
|
|
|
5.4管理与保障
|
|
2
|
|
评估结果处理
|
|
|
|
|
|
|
|
1. 示范图书馆须总分110分以上,其中基础性指标得分不低于75分,特色与创新必须得分。
|
|
2. 一级图书馆须总分95分以上,其中基础性指标得分不低于70分。
|
|
3. 二级图书馆须总分80分以上,其中基础性指标得分不低于60分。
|
|
4. 13项*必得分项中任何一项不达标,不能申报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的等级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