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优秀作文
路在脚下
高二(5)班 卢菲妮
我们孜孜以求的,是财富、是知识、是名声,可能对他人来说获得这些东西轻而易举,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自暴自弃,失去了孜孜以求的动力。
诚然,我们不能忽视人与人生来并非完全相同,家境、天赋会给人与人之间带来或多或少的差距。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忽略努力的价值,我们常看到有人轻而易举地得到,实际上是忽略了那人多少个日夜里的孜孜以求,多少个假期中的汗水与付出?有时我们眼中他人的唾手可得,实际上是他背后的百炼成钢。我们有时过多夸大了自己的努力,却忽视了他人的努力。
人们常常喜欢将人生比作马拉松,却过于在乎“马拉松”的起跑线,起跑时差距的几米相比于全程的几公里来说过于渺小,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未必是第一个冲出起跑线的人。《活着》里的福贵生于地主家庭,却在人生的前二十年因赌博失去所有,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穷人靠自身努力创造价值的例子。因此人与人的差距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价值。
“孜孜以求”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而无关个人最初拥有了多少。孜孜以求的心态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创造价值,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航行的最初我们总会遇到逆风,孜孜以求的心态帮助我们渡过艰难的时刻。
“孜孜以求”是一步一步积少成多的行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创造价值的基础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一点一滴中提升我们所拥有的价值。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化作涓流,流进海洋,我们走过的路,都在成长的征程上留下一个脚步。我不知道哪一条涓流让大海成为大海,但我们应该知道路在脚下,路要自己走。
“孜孜以求”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人生态度,近年来,媒体越来越多地宣扬“躺平”、“人生不值得”等负面价值观,人们好像越来越缺乏孜孜以求的态度来保持初心、坚持原则。因此,一种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不仅仅是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是要保持自己的心在奔跑时不至于迷失。
我们因孜孜以求的精神走在路上,当我们专注于走自己的路时,也许终有一天会发现想要的东西已经被留在身后了。
孜孜以求的美好明天
高二(3)班 帅阮馨
我们孜孜以求的,对他人来说却是轻而易举,就像我们在起跑线等待起跑,而别人终点线上等待,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停止孜孜以求的脚步。
人生而不平等。当然所指的是出生的环境,家庭的经济实力等诸多外界因素。有人出身便在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有人生于尘埃之中,家徒四壁,有的还在解决温饱的边缘挣扎,而有人却想着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陶冶情操。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只是有的人安于现状,而有的人奋起直追罢了。
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在于有没有想要改变的动力,家世平庸,比不上他人,不想着怎么着手改变,却是破罐子破摔,“就这样吧。”“别人出生在我的终点,这辈子也不可能超过他了。”靠着这种“歪理”,躺平不干,可是不尝试有又怎么能那么早就给自己“判死刑”呢?来自大山深处的华坪女高,其中的女孩儿大多家庭贫困,但经过努力学习不也有很多通过刻苦的努力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他们在努力的孜孜以求,而那些坚信“躺平论”的又在何处,这无非“归功”于“惰性”,不想努力,不求上进,能过一天算一天的懒惰使他们与别人的距离越拉越大,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目标,又怎么会成功?
其次,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也会造就人们孜孜以求的精神消失,新时代的“愤青”们一味抨击着那些家境优越的成功者,说他们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自己却坐在家中,因为自认为不平等的待遇而忿忿不平,只是一味指责他人,自己却从不“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有什么指责他人的权利,只会使自己思想扭曲,永远活在不平衡中。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他们连正常人的生活都顾过不上,却成就一番大业。而我们却放弃了孜孜以求,这样的懈怠会使我们与社会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脱节,没有上进心,目标模糊,安于现状。等到终于醒悟,去发现自己早没有了实力与他人竞争,恨自己没有奋发图强,早已晚矣。
接受现实,努力充实自己,拒绝懒惰与躺倒不干,为自己设定目标,摆正心态,相信孜孜以求的结果便是硕果累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明日的阳光会格外灿烂。
别人轻而易举得到的,或许我努力往跨前一步也能达到,孜孜以求,求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