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荐】“塑造上海品格 我讲红色故事”2021年暑期读书活动区优胜奖:

“塑造上海品格 我讲红色故事”2021年暑期读书活动区优胜奖:

水浒传读后感

指导老师李晶晶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一首豪气凌云的反诗,将我沉浸在忠义的王国。翻开那本厚厚的《水浒传》,静心品味,随着施耐庵老先生的文笔,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震撼,感动,升华……

它真实的描写了宋代的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官逼民反上了梁山泊,聚义忠义堂,竖起了“"替天行道”的锦旗,扶困济贫,从此走上了反抗道路。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三十余人。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梁山就这么悲剧性的覆灭了。世人无不晞嘘。但,其中可歌可泣之事又是那么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分。

古往今来,行走江湖不外乎个“义”字。这短短的三笔,却承载了多少儿女情长,肝脑涂地的故事! 如果说春秋时代,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时侠人义士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那么水浒于忠义,须臾不可离。记得宋江被宣判死刑送往刑场时,埋伏在人群中的梁山将士们众志成城、倾巢出击,与官府展开了一场殊死博斗之后,最终救出了宋江。他们的豪气冲天,为了兄弟甘愿赴汤蹈火,深深地颠覆了我们心中对“义”的认知。何谓真正的“义”?此时此刻,梁山好汉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向后人诠释着: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即“义”;民心所向,即“义”;善与正,即“义”;在朝廷眼中,身为“强盗”的梁山好汉们,路见不平,帮助陌生的老汉救她的女儿于水火之中,面对贫困百姓的求助他们仗义疏财,为了解救兄弟,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们勇往直前,即使是要在牢笼中度过一生,又或是在断头台上结束生命,他们也敢做敢当…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演绎了“义”字。此时此刻,“舍生取义”已不再是个简单的成语,它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正义,代表了那至高无上的精神!

即使在最后,他们悲惨地死去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情在,心在,不过是没了魁梧的躯壳。他们的魂化作这夜空中的万千星点,照射着浩然的忠义,俯视这天下,护着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成与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那份高尚忘我的“义”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将永远回荡在人间,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水浒,虽是悲剧的开始,悲剧的结局,却没有悲剧的故事,处处洋溢着老百姓的梦想,是千百年来不灭的灵魂,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