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荐】2023年“爱上海 我讲上海故事”之“文学创作”活动:九6班孙奕娇获市三等奖

2023年“爱上海 我讲上海故事”之“文学创作”活动:九6班孙奕娇获市三等奖

九(6)班孙奕娇  爱上海我讲上海故事 文学创作  A等

人间有味是清欢

指导老师:金丽萍

那枝花,那岁月,那段情----题记

·雅

“玉兰何粉,绣出万家春”春雨绵绵,外面的世界已在雨幕中化开,变化成一首朦胧诗,雨后放晴的天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混杂清晨的味道,把窗棂当作相框,此时玉兰花正值怒放之际,繁盛的有些压枝,绚烂的白花, 如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洁白的花瓣上沾染了点点亮光,夹杂着点点淡雅清香的微风拂过我的脸,硕大的花儿将叶子挤的“无处现行”,但却并没有丝毫不协调,似乎它生来无需它物的衬托容颜,她明净,淡雅如一位身着素白旗袍的江南女子从粉墙黛瓦的烟雨中走出,踏着细碎的步子醉了一地水乡独有的风情,轻轻靠近一缕恬淡的馨香令人难以忘怀.赏花知雅于黛瓦庭院,何尝不是一种人间清欢?

·乐

藏在上海繁华气息后的是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慢生活,一块超长亚麻布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古书,蹲下身子随意翻阅.褪色的文字,泛黄的书页,模糊的红印,微微翘起的书脚...轻轻摩挲似乎在与时空对话,母亲坐在门槛上剥豆,干瘦的手持这一把颇大的剪刀在边缘处剪一刀,轻轻剥开,青若翡翠的毛豆坠入盆中;大一点的孩子抱着书在发呆,小一点的女孩咿咿呀呀地唱着老掉牙的旋律“笃笃笃,卖糖粥,三斤核桃四斤壳...”,还有一位老奶奶笑眯眯地蜷缩在墙根藤椅中,浴在阳光里,脸色红润,淡然的笑意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悠长......人们都习惯了在大城中为了生计,时间在霓虹灯下的影子中慢慢流逝,每个人都在追逐,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避风港,也许停下,感受生活就是最好的开始.着令人回味的缱绻岁月或许也是一种清欢

·新

在上海待过的孩子喉咙疼时,梨膏糖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走到这家小店门前,仿佛时间被倒回,五颜六色的琉璃门,屋内的装饰与民国时期电视中的风格无差,“梨膏糖!卖梨膏糖喽!”一袋袋金黄的小糖块躺在门口的小桌上,轻轻拈起一小块入口,霎时间,清甜氤氲在唇齿间,荡漾开凉意,沁人心脾.走进小店,一位老爷爷正在一口紫铜锅后纯手工制作梨膏糖,站在一旁的大姐姐也许是他的孙女,倒糖,加水,烧开,反复翻拌,直至透明粘稠状,这是那位大姐姐撒入玫瑰花瓣,心生疑惑,大姐姐的答案让我有些意外,“传承传统文化,结合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创新让传统文化用新的面貌在年轻人心中扎根。”随着时代变迁,梨膏糖也从旧时润肺止咳的传统食品演变成了如今加入更多潮流元素的休闲食品。传统为墨,创新为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挥下浓墨重彩的一行书画。

上海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不仅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的红色基因、风情万种的神韵、日新月异的面貌......更是放下手机抬头就能望见的花儿,是隐于市井的烟火气,是风靡全国的新国潮标杆.......

在这大上海,我总想采撷几片华美、瑰丽的风景,留住几段难忘的回忆,似乎总是带着目的去做一件事。诚然,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遂你的心意,但我想只要放下所谓的“成功”或是“功成名就”,守着当下的安稳,慢下来感受生活,感受传统手工艺,看幽雅的庭院花木,看闲适的云卷云舒,闻一曲叮咚流水,便是最美的清欢。

倾心感知,每一剪风景皆是人间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