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荐】“爱上海 我讲上海故事”——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阅读与实践创作活动市二等奖-胡家宁

“爱上海 我讲上海故事”——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阅读与实践创作活动市二等奖-胡家宁

穿梭时空——上海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家庞大的公司,全称时空管理局,从领导到员工,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各个星球的历史详细记录。

      顺便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时空管理局的金牌历史见证员,代号01。近期为了完成领导的任务,打工人被分配到了地球上中华人名共和国的上海,记录从它古至今的历史发展。

      上海?一个在历史上最活跃也不过一百年的城市?就这?需要我,一个金牌见证员亲自记录?

要不是上面特地嘱咐过要认真完成,我可绝对不会去。我闭上眼睛,耳旁响起机械的女声“目标 公元前四五世纪 晋朝 ”我倒要看看,没有历史涵蕴的城市能用什么惊艳我。

      再次睁眼时,我已经身处地球。抬头一望,尽是宽阔的大河。几户人家拿着竹子编的渔具正在捕鱼。好奇心驱使我上前询问:“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回答我的是个可爱的小孩子:“是啊,可好用了,姐姐要不要试试?”我把渔具扔下水,等了一会儿,小孩和我一起将它捞起来,一条生龙活虎的大鱼浮现在我们眼前,甩了我一身水,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掏出记录仪器输入:公元四五世纪晋朝,松江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上海“沪”的简称由此而来。

      虽然很想继续享受捕鱼的快乐,可惜时间不允许,我和小孩告别,再次闭上眼睛,机械女声响起“目标 1916年 上海”。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把我惊起,是枪声!不会我就这么死在这儿了吧!小心翼翼的爬起来,环顾四周。相较于小渔村,这里明显先进不少,电车和轿车在路上横行交错,碧波荡漾,五彩斑辣的霓虹灯倒映在江面上,我换上了身应景的旗袍,感受着老上海的魅力。

      为了得到有效历史,我沿街询问了一些人。见一些个卖报童吆喝:“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别错过,刚出版的新青年,看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我上前询问:“这《新青年》是什么报纸?”年长些的报童十分有教养,给我细细的介绍着报纸:“这是陈独秀先生主编的《新青年》,最新一期的,刊登了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两毛二一本”。

      我将钱递给了他,拿着报刊在街上看起来。李先生的话语铿锵有力,着实使我热泪盈眶,想要记录下来时,却发现记录仪器不见了。

天色渐晚,我焦急的返回寻找,要知道,没了记录仪器,可就就前功尽弃了!走到了买报纸的地方,那两个报童正坐在地上。“小先生,你可见到了一个本子式的东西?”“你说的是这个吧”青年从怀里掏出了我的记录仪器,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多谢你们,可以知道你们的名字吗?”两个男孩回答声一前一后:“陈延年”“陈乔年”。

      我坐着用记录仪器书写了今天的所遇:《新青年》用新文学的力量来启蒙大众的思想,陈延年,乔年二兄弟拾金不昧。

看着他们回家的身影,我再次闭上了眼睛,机械女声提示到”目标 1920年 上海”。

      这回睁眼看到的是经典的上海胡同,四下都没什么人,保险起见,我启动了隐身模式。五个人围绕着一张桌子在宣誓“志愿加入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万岁”坐在中心的,是陈独秀,《新青年》的主编,即使在黑夜里,我也能看到他眼里闪烁的坚定的光芒,我掏出记录仪器:1920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起组织在上海成立。

      看着事件渐渐丰满的记录仪,我有些感慨,上海的发展极其迅速,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的是其他地方上百年的历史。最后的目标,是“现在”。

      最后一程,我站在了外滩,眺望着东方明珠,高楼大厦矗立在城市之中,直耸云霄,上海中心以绝对的海拔显示着它的尊贵。手机通讯让我很方便的查到了现在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信息发展的一座国际化现代大都市。

      回到总部,我上交的资料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整改得当,这次上海旅行,是见证员的一次特别流行。短短的一百年,在历史之中就算不得什么,上海这座城市的蜕变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见证的智慧的古人,有志气有教养的新青年,为了创立新时代而奋不顾身的共产党员,繁荣科技的上海大都市。我01,很期待下次遇见上海,他会让我有新的奇遇。